
Copyrights 云南白药政策库系统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量:20
来源:贵州省工信厅
关键字:【其他,人力资源,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其他,知识产权】【其他,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创业】【其他,人力资源,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其他,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他,ESG,管治,供应链管理】【其他,ESG,管治,合规经营】【其他,ESG,管治,风险管理】【其他,ESG,社会,产品质量与安全】【其他,统计、数据,大数据】【其他,统计、数据,生态环境统计】【其他,党政行政,习近平】【其他,市场管理,市场标准化】【其他,市场管理,市场体系】【其他,市场管理,商事制度】【其他,经济管理,农村消费】【其他,经济管理,民营经济】【其他,财税,企业税收】【其他,项目申报,申报指南】【其他,项目申报,项目通知】【其他,项目申报,项目公示】
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税务管理部门,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各市(州)总工会、工商联、贸促会,省内各地海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级派出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推动《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以高水平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工信部等18部委《关于开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的通知》(工信厅联企业〔2024〕16号)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7部门共同组织开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行动主题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政策、精准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服务导向,聚焦中小微企业创业、经营、发展全周期,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推动服务力量与服务资源下沉,深入产业集群、产业链、中小微企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帮助企业拓市场、降成本、育人才、促转型,助力中小微企业提振信心、焕发活力、增强实力。
二、行动内容
“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贯穿2024年全年,并于6月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动员系统力量,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特色,按照《服务行动清单》(见附件1),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服务行动。
(一)疏通政策落实堵点。聚焦中小微企业对政策“不知道、看不懂、不会用”问题,广泛开展政策宣贯、推送及评估,帮助中小微企业知晓政策、理解政策、享受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各级各部门的各类惠企政策,深入开展咨询解读。发挥政策互联网平台作用,不断提升政策汇聚发布、梳理提炼、解读解答、精准推送、申报兑现等功能,优化政策传导路径,强化政策“精准滴灌”。提升政策服务窗口服务水平,优化政策办理程序,开展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完善政策反馈和响应机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二)化解经营痛点难点。聚焦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中订单少、人才缺、融资难、防风险能力弱等痛点难点问题,从拓展市场、引才育才、融资促进、管理提升等方面加强精准服务。举办展览展示、成果路演、卡位入链等供需对接活动,促进项目对接和商贸合作。开展人才招聘对接活动,用好优质公益课程库,加强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训,优化中小微企业人才结构。强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信息共享互动,搭建投融资交流对接平台,精准服务企业融资需求。组织中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咨询诊断等活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聚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导向,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强化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畅通技术供需对接渠道,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合力,提升中小微企业技术实力。强化质量提升、计量支撑、标准引领、品牌建设,推进中小微企业管理、产品和模式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支撑,开发集成“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复制推广细分行业的实践经验,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制定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细化服务活动,明确任务分工。各级相关部门要以本部门确定的服务行动清单内容为基础,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具有行业特点和地域特色的服务活动,并明确专人指导协调、答疑解惑,将每月工作开展情况报送同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汇总填报。
(二)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增强服务资源供给的系统效应,突出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骨干支撑作用,集聚带动社会组织和市场化服务机构,强化服务资源协同联动,形成服务协作强大合力。
(三)跟踪总结,评估问效。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及时总结服务成效和典型案例,组织本地服务机构每月5日前通过中小企业服务跟踪平台(https://baosong.miit.gov.cn/fuwu,报送内容见附件2)报送上月服务情况,建立完善服务激励和效果评价机制。平台填报咨询机构及联系人: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李明盟,电话:15180827973。
(四)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中小企业局子站设置“服务中小企业在行动”专栏,集中展示各地、各部门服务行动开展情况、工作成效等,并视情况协调媒体组织宣传报道活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主流媒体沟通合作,及时宣传活动内容和特色亮点,突出服务企业成效,不断提高活动影响力。
附件:1.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清单
2.服务情况调查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贵阳海关
省税务局 省市场监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 贵州证监局
省总工会 省工商联
省贸促会(省博览局)
2024年4月9日
附件1
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清单
服务方向 |
服务领域 |
部门 |
服务举措 |
省级联络员 |
疏通政策 |
宣贯政策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1.加大《中小企业促进法》《贵州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宣贯力度,组织发动本系统和服务机构结合地域和行业实际,梳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法律、法规、政策指南和实施要点,开展专题报道、专家解读、企业交流等活动,广泛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宣讲等途径多渠道宣传解读各项惠企政策。 |
周德发0851-88668172 |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
2.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堂、开展法务人员培训、组织座谈交流、以案释法析理等多种形式,宣讲企业经营活动常用法律知识和涉企典型案例。 |
张涛0851-85559015 | ||
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 |
3.指导开展脱贫地区中小微企业加油站活动,邀请行业技术专家、资深企业管理者等宣讲助企纾困各项政策。 |
景小金0851-85289365 | ||
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 |
4做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政策的解读,建好用好“文化和旅游企业政策信息服务”等政策专栏,及时发布各类适用于文化和旅游企业的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并用好用足政策。 |
周明元18285124932 | ||
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 |
5.系统梳理各领域有关促进退役军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形成简明扼要的政策清单,广泛宣传、精准解读。 |
沈洁0851-85168709 | ||
各级工商联组织 |
6.发挥自有媒体主阵地作用,推进新媒体矩阵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持续宣传解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举措。 |
张燚0851-86572873 | ||
推送政策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7.通过全国中小企业服务网、中小企业政策互联网发布平台、中小企助查APP、贵州省中小企业网等汇聚惠企政策,形成政策标签,基于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主动智能匹配推送适宜企业的政策信息。 |
李明盟15180827973 | |
疏通政策 |
推送政策 |
各地海关 |
8.开展关区所涉重点产品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研究,向企业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 9.收集了解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情况,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
朱清0851-85786364 |
各级税务管理部门 |
10.依托税收大数据,开展最新税费优惠政策和税费宣传辅导产品等内容的精准推送,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税费政策知晓度。 |
王蕾0851-86817527 | ||
落实政策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11.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展相关专题调研、《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情况评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 12.完善中小微企业调研联系点、问卷调查等制度,健全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发现和快速响应机制。 13.组织公益性服务机构,在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中,为申报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并将服务情况纳入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中。 14.开展助企惠企行活动,助力大中小企业优化资金链、拓展服务链、提升人才链。 |
周德发0851-88668172,周中强0851-88668208 | |
各级发展和改革管理部门 |
15.持续健全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畅通企业反映问题渠道,形成解决问题长效机制,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宣传,积极营造关心支持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
林虹0851-84855429 | ||
各级财政、税务管理部门 |
16.落实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对小微企业减半征收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一揽子积极财税政策。 |
徐安贵0851-86838613 | ||
各级税务管理部门 |
17.为数字化电子发票业务和电子税务局业务提供“办问协同”服务,实现“办中能问、问中有办、办问协同”,有效提升中小企业办税缴费便利度。 |
王蕾0851-86817527 | ||
疏通政策 |
落实政策 |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18.加强登记窗口优质服务,持续推进许可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19.落实新修订的《公司法》,严格执行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准入退出等方面的新修订的《公司法》相关配套规章制度,确保新规有效落地实施。 20.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治理,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减费降负政策,或执行收费政策“打折扣”等违法违规收费行为。 |
杨庆清0851-85556303 |
化解经营 |
拓展市场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21.深入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组织开展融通创新需求发布和对接,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在产品配套、市场开拓、技术攻关等方面深入合作。 22.组织中小微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跨境撮合等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进信息交流、寻找拓展商机的渠道。 |
周中强0851-88668208,白映霞0851-88668175 |
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 |
23.配合农业农村部做好龙头企业进脱贫地区交流活动等工作,引导企业对接合作、投资兴业,帮助中小微企业拓展市场。 |
景小金0851-85289365 | ||
各级商务管理部门 |
24.支持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支持中小微企业推进服务外包合作。 25.发挥文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别指南、政策法规、展会信息等公共服务。 26.用好年度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和发展报告等公共服务产品,帮助中小微企业熟悉了解东道国营商环境。 27.推进对外投资电子证照应用推广和互通互认,提高对外投资便利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用好对外投资合作重点国别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指导企业防范化解风险。 |
孟从伍0851-88592923、88555422 | ||
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 |
28.组织参加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强化金融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加大消费惠民力度,助力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 29.组织我省文化和旅游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型旅游展会,引领和服务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
周明元18285124932 | ||
化解经营 |
拓展市场 |
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 |
30.建立健全与各部门举办的展览交易会、博览会联动机制,设立退役军人专区。 |
沈洁0851-85168709 |
引才育才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31.开展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等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施展才华。 32.持续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深化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用好人才培训“名师优课”,拓展“企业微课”线上课程,加强中小微企业多层次人才培训。 |
周中强0851-88668208 李明盟15180827973 | |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部门 |
33.在就业公共服务活动中,广泛归集发布中小微企业招聘岗位信息,结合实际开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招聘专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34.将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范围,指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专员,开展用工指导。 35.指导各地及时更新本地区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鼓励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
张晶晶0851-86814517 | ||
融资促进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36.深入推进“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工作,加快梳理链上优质中小微企业名单,形成产业链图谱,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加强信息共享对接。 37.实施“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加强培育库建设,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 38.用好我省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路演展示挂牌等服务。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中小微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力度。 |
周德发0851-88668172,刘锐0851-88668357 | |
化解经营 |
融资促进 |
各级发展和改革管理部门 |
39.深入实施“信易贷”工作,融入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提高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水平。 |
王博0851-85281839 |
各级财政管理部门 |
40.持续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巩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争取更多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助力小微“三农”发展。 |
潘琳0851-86821409 |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级派出机构 |
41.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小微企业经营性资金需求,继续增加贷款投放,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 42.引导金融机构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针对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探索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更好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组织金融机构进商圈、进园区主动走访对接,增进中小微企业对金融政策和产品服务的了解,促进供需匹配。 |
王倩0851-87993182 | ||
贵州证监局 |
43.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坚守板块定位,鼓励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和并购重组。 44.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推动贵州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申请创新业务试点,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功能。 45.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 |
艾杨0851-86904036 | ||
法律服务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司法行政机关 |
46.用好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的政策文件,鼓励开展中小微企业合规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合规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47.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组织法律宣讲,开展“法治体检”,提高中小微企业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
张涛0851-85659015罗壮丽 159 8922 7148 | |
化解经营 |
法律服务 |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
48.组织律师服务团队通过上门走访、入驻服务等方式,重点围绕企业经营中易发多发的股权纠纷、债权追索、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 49.选聘优秀律师担任调解员,通过调解渠道促进企业商事纠纷快速解决,切实帮助企业化解矛盾。 50.组织律师服务团队针对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指导、帮助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决策审查、职工权益维护等工作机制,规范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流程,提高依法经营和合规管理水平。 |
张涛0851-85659015 |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51.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之规定,督促大型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将是否存在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情况,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面向社会公示。开展大型企业年报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抽查。 |
杨庆清0851-85556303 | ||
各级发展和改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52.大力推进信用修复协同联动,鼓励支持违法失信经营主体重塑信用,激发市场活力 |
王博0851-85281839 | ||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53.依托贵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维权、快速确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提升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一站式”保护效能。 |
杨庆清0851-85556303 | ||
省贸促会(省博览局) |
54.利用公共法律咨询平台积极回应服务对象咨询,在提供商事法律服务过程中向涉外企业普及法律知识;加强中国贸促会贸法通平台宣传推介,帮助省内涉外企业用好贸法通资源,及时发布经贸预警等法律服务信息,降低涉外企业境外经营风险。 |
彭素0851-88606435 | ||
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
科技成果赋智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55.落实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支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 56.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完善一体贯通的梯度培育体系。 |
李弦0851-88668082,刘锐0851-88668357 |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57.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开展信息咨询、检索分析、风险预警、转移转化等精准服务。 58.组织开展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助力企业通过专利产业化扩大发展规模和效益,加速成长壮大。 59.组织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高价值专利加速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 |
杨庆清0851-85556303 | ||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60.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强化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要素协同,构建质量提升生态圈,加强质量问诊、质量分析、质量培训,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中小微企业质量升级。 61.持续深化“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引导支持小微企业建立运行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用质量认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62.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动,聚焦中小企业计量需求,从生产一线的源源打牢质量提升基础。 |
杨庆清0851-85556303 | ||
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
科技成果赋智 |
各级工会组织 |
63.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组织劳模工匠深入中小微企业,通过现场指导、短期合作、联合攻关、联盟结对等方式,帮助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改进技术工艺,解决技术难题,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
侯应科13984016707 |
质量标准品牌赋值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64.落实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组织管理咨询机构和专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发展战略、精益生产、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塑造等管理咨询服务,推动提升管理水平。 |
李弦0851-88668082 | |
各级商务管理部门 |
65.将“拓展供应链专业服务,积极赋能中小企业”作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方向,鼓励示范企业提升供应链协同能力,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
孟从伍0851-88592923、88555422 | ||
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 |
67.开展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行动,培育沉浸式文旅体验、旅游演艺、剧本娱乐等新型文旅业态,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品牌,为中小微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空间打造平台。 |
周明元18285124932 | ||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68.将“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中华老字号”等经营主体信誉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进行记名标记,并集中公示。 69.深入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着力培育“千企千标”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范例,打造“百城百品”区域品牌发展高地。 |
杨庆清0851-85556303 | ||
各级工商联组织 |
70.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推进对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工作。 71.开展标准创新型民营企业培育,加强商会团体标准建设,发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的先导性作用。 |
张燚0851-86572873 | ||
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
数字化 赋能 |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
72.落实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通过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引导,促进同行业跨区域交流分享,推动区域细分行业的实践经验向全国细分行业复制推广,加快全行业中小微企业“看样学样”。 73.配合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申报,培育一批优质的数字化服务机构,开发集成一批“小快轻准”(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74.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攻关、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等,支持中小微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服务,帮助企业明确智能化改造方向。 |
马兰0851-88668159,杨娟0851-88668113 ,刘锐0851-88668172 |
附件2
服务情况调查表
服务类别 |
服务内容 |
今年1月1日至今累计服务企业数量(单位:家) |
宣贯政策 |
组织政策宣传解读咨询活动数量 |
_____场(次) |
政策宣传解读咨询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推送政策 |
通过政策服务互联网平台或移动APP推送政策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落实政策 |
辅导企业享受财税等具体政策的企业数量 |
_____家 |
通过政策服务互联网平台或移动APP在线办理,落实具体政策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拓展市场 |
举办展览展销会、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活动数量 |
_____场(次) |
提供市场拓展服务的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其中:签订服务合同的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促成交易订单金额 |
_____万元 | |
引才育才 |
提供人才招聘对接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开设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技能人才等培训班数量 |
_____个 | |
线上培训中小企业人数 |
_____人 | |
线下培训中小企业人数 |
_____人 | |
融资促进 |
开展融资对接、投融资路演活动数量 |
_____场(次) |
提供银企对接、贷款担保、信用评价、上市辅导、融资路演等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其中:签订服务合同的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达成融资意向金额 |
_____万元 | |
法律服务 |
提供法律宣讲、法律咨询、法治体检、法律顾问、合规管理、争议协商调解等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其中:签订服务合同的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数量 |
_____件 | |
科技成果赋智 |
提供技术研发、实验试验、检验检测、资源共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知识产权、工业设计等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其中:签订服务合同的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 |
_____万元 | |
质量标准品牌赋值 |
提供发展战略、精益生产、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品牌提升、数字化转型等管理诊断和咨询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其中:签订服务合同的企业数量 |
_____家 | |
数字化 赋能 |
提供数字化评价诊断、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设备和业务上云等服务企业数量 |
_____家 |
其中:签订服务合同的企业数量 |
_____家 |
发布站点:云南省工信厅 2024-11-01
发布站点:云南省工信厅 2024-11-01
发布站点:云南省科技厅 2024-10-12
发布站点:云南省科技厅 2024-10-11
发布站点:云南省科技厅 2024-10-08
发布站点:云南省科技厅 2024-09-30
发布站点:国务院 2020-11-13
发布站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4-08-28
发布站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4-01-08
发布站点:云南白药集团 2023-12-14
发布站点:国家医疗保障局 2023-07-21
发布站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4-01-08